2020年2月14日,国新办就疫情防控最新进展特别是关爱医务人员举措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到全国确诊病例的3.8%。
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检测和救治工作中,医护、检验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存在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面对种种艰难挑战,他们选择积极地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战疫中。他们的工作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他们平均每天要处理上百份乃至上千份样本的检测;
他们每天穿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对体能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他们用防护面罩保护着的脸,脱下后是一道道清晰的压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你可能未曾了解的战疫“体验”:
在样本处理过程中,实验人员采用人工操作。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前处理,需要经历15道工序,历时3个小时;主操作手至少3小时双手悬空连续操作,不能轻易离开操作平台。
这3小时里,要数试剂配制和核酸提取最为繁琐,需要反复多次的移液、离心动作。
精神高度集中确保生物安全
时刻与病毒
“作伴”
在这有限的条件下,一次次的检测,对于检验员如同一次次的“闯关”考验。就像拆除样本包裹,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实则危险重重,例如:
核酸提取如有不慎,病毒就可能通过溢洒、气溶胶等不同方式对他们造成危害。在开盖、提核酸的时候,他们都会万分小心,现场都必须有两个人配合进行。
为了提高准确性与避免假阴性,要提高核酸提取纯度、产率,要求检验员每一刻都集中精神,确保人工操作的规范;
巨大的检测量 ,对于人工操作的检验员 无法应付;
安全性严重挑战,频繁接触暴露在病毒样本前,增加感染风险。
如何解决上述的风险,我们推荐快速、高质量的大样本量解决方案:自动化
当完成了就停止,人就不用做机器的看守人,可以实现人与机器的工作分离,用更少的人来完成工作。而且,出现异常了就停止,保证在设置条件下完成全部操作,将品质造入工序中,做出优质成果。
减少重复性的人工操作,要自动运行,同时也能避免人员接触病毒样品,减低感染风险;
确保实验的有序进行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耗材和试剂的充足,探测排查工作异常情况;
试剂、样品与耗材之间,不产生交叉污染,有液体射流参数的设计和悬空打液,避免液体溅射污染
生物安全防护,减少感染风险
·内置紫外装置杀毒灭菌
·体积小巧,可放进生物安全柜中操作
Eppendorf epMotion自动化移液工作站
其应用广泛,其中之一就是与此次疫情检测紧密相关的定量 PCR。此类的实验不同于定性 PCR 反应,对样品处理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以避免由于加样的实验误差,而造成假性的反应结果。
配合定量PCR,可以保证反应结果的可靠性。
01
用于全自动病毒样品转移
✫ 一次最多可放置24 支病毒搜集管,处理 24 支病毒搜集管的速度最快为 8 分钟。可设置中途提醒,更换病毒搜集管架,提高通量;
✫ 精准移取 20-300uL 或 40-1000uL 液体;
✫ 体积小巧,可放进生物安全柜。
02
用于全自动病毒核酸提取及 qPCR 体系构建
✫ 全自动进行病毒核酸磁珠法提取,并且提取结束后自动进行病毒核酸荧光定量 PCR 体系构建,可同时处理 1-24个样品,中途无需人工干预。处理 24 个样品的速度约为 2 小时;
✫ 全封闭设计,精准移取 1-1000uL 液体。
03
用于全自动病毒核酸 qPCR 体系构建
✫ 全自动进行病毒核酸荧光定量 PCR体系构建,可处理 1 块 96 孔 PCR 板或者 96 支 PCR 管(无联盖),中途无需人工干预,保护实验人员安全。处理一块 96 孔板的速度最快为 5 分钟;
✫ 全封闭设计,精准移取 1-50uL 液体。
在很多实验室或检测机构中,需要处理大量样品,而自动化系统能为实验室大大地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为一线检测人员解放双手,从而拥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和专注于科研。
遇上危险样品的检测,需把样品移取到裂解液中,待核酸提取完毕进行PCR体系构建,对于加样精准度的要求,都是需要自动化设备的参与和预防。
此次疫情也给大家鸣了一记警钟,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是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
为了让实验室人员做好充足的防护和减轻工作的压力,希望自动化的应用能助力检验人员更安全地参与战斗。大红鹰dhy2288衷心希望战疫一线工作者平安,我们尽力守护实验人员安全。
共同战疫,共克时艰!